本网讯(通讯员 高苗苗/文 柯维 姬程文 兰小海/图)5月上旬以来,软件工程学院创新开展“劳动+”系列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劳动教育周”活动的部署安排,着力提升新时代学生劳动素养与技能水平。
打造“劳动+”创新课堂
在《以太坊与DAPP开发技术》专业课堂上,教师刘川以“工匠精神”作为课堂思政的核心元素,在解析实际操作任务的基础上,将“工匠精神”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任务中,不仅实现课程任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观,为更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在“以劳树德”主题班会上,学生们在理论学习中感悟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班会涉及内容丰富多彩,从日常卫生、洗衣收纳到社会服务和技能强国。教师们通过观看视频、现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们展开深入讨论,开展了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三支一扶”“创业就业”等课程培训。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5月8日,软件工程学院联合磨山社区开展“武汉以我为荣”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引下,志愿者们跟随市政设施维修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清扫社区及景区,并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在人群中,身穿红色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们俨然成为了路边一道别样风景,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学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5月10日至11日,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以劳强体校园清扫”活动,40余名志愿者报名参加。学院10间实训室焕然一新,同学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注重校园环境、保持教室整洁以及爱惜专业设备的重要性。
弘扬“劳动+”校园文化
学院拓展学习渠道,将“劳动+”校园文化融入学院建设。学院学子积极参加由湖北省总工会主办的“奋进新征程 巾帼绽芳华——巾帼劳模进校园”宣讲活动,聆听4位巾帼劳模代表的奋斗故事。
学院开展“劳动教育周”系列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寝室好声音”活动中动手营造温馨美观的寝室环境,深化对劳动美的理解和热爱;在“嘴角上扬15度”活动中将花束和亲手制作的“笑脸”献给辛勤工作的老师和风吹日晒都坚守岗位的宿管阿姨、保安叔叔,感悟劳育的魅力;在主题学习活动中提高劳动知识素养,认同劳动价值……学院搭建起不同行业劳动者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引领同学们乐于奉献,感悟劳动之美。
学院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模式,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责任编辑:毕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