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农珑/文)11月18日晚,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精心打造的红岩精神特色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在星空在线官网学术报告厅举行。展演结束后,广大师生纷纷表示深受教育、深有感触。
甘做无名英雄的红色女特工张露萍不幸被国民党秘密杀害,至死保守党的秘密的故事演绎,让现场不少师生观众潸然泪下。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脉,我们作为思政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深入发掘更多革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使之成为我们的宝贵政治财富、精神财富,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用以引导学生坚定目标、踏实做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教学资源。
——思政课部教师汤传文
《红岩》是一部催人奋进,促人前行的匠心之作,学校此次组织一次如此精彩的《红岩》故事汇演,不仅让学生在现实演绎中读懂历史,更让教师在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中深受革命先辈的精神教育,撼动人心,发人深省,受益匪浅,值得我们在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习,将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传承到大学生中去。
——经济贸易学院学工办主任沈雁君
整场展演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精神上的洗礼,革命故事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红岩精神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是一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这种信念需要我们一代一下传承下去。其实我们在回顾一段历史,讲述一个故事,就是挖掘历史背后荡气回肠的真实印记和时代精神。我要把“红岩精神”带到工作岗位上,把“红色基因”传递下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潜心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余双双
一代伟人立红岩风骨,一种气节树红岩精神。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深触动了我,演员们动情的表演深深感染了我,一个个只曾听说过的故事,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不禁令我热泪盈眶,我定追随先辈的步伐,更加坚定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杨涵宇
展演以时空交错的“讲述+情境表演”的叙事方式,生动诠释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穿过历史的隧道,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甘做无名英雄的红色女特工张露萍、面对严刑拷打毫不畏惧的江竹筠、倾尽家财奉献革命事业的王朴等红岩英烈的身上,我更加深入地领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传媒艺术学院辅导员郭微微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创新学生思政教育形式,让师生更为真切的认识到我们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遗产,演出让我们穿越时空到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的年代,看到他们英勇无畏、鞠躬尽瘁的鲜活模样,期待更多特色思政课走进校园。
——软件工程学院辅导员高苗苗
今日观演后感触很深,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爱国之情和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感谢今天把这一幕幕演绎出来的人,故事感人,演绎动人。
——经济贸易学院2020级学生庄健龙
看完红岩革命故事的展演我十分震撼!王朴、江竹筠烈士的感人故事看得我热泪盈眶,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要我们牢记革命先驱的不朽,更是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就像滚滚长江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做基因传承人,坚定理想信念,要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软件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牟王立
从前都是在书本上了解历史,没想到会有一天在校园的舞台能够观看一场如此生动的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其中刘国鋕烈士面对敌对势力,表现出对共产党坚定无比的信念,我被深深地折服。因此对烈士们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信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陈思
我觉得红岩精神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一面旗帜,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促使人们不怕千难万险,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始终不渝地追求。我也非常敬佩那些革命英烈,是他们给我带来了现在的安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
——机电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叶俊美
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印象最深的是金永华先辈说:“关键时刻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用之人。”作为一个班委,我们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学校、自己的有用之人。我们应该学习红岩精神,将红岩精神落实到实处,真正贯彻红岩精神,争做新时代的“红岩人”。
——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周爱平
18日晚在关山校区6号楼报告厅观看《红岩》展演,听着讲解员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张张当年的照片,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灵魂震撼了,眼眶止不住地潮湿。以后我会把“红岩精神”带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上,不断提高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传媒艺术学院2020级学生廖月月
本次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讲、诵、展、演等青年喜欢的艺术形式,一改学术讲座、课堂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达到思想性理论性相融、针对性教育性相融、亲和力艺术性相融,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
责任编辑:毕小艳